近日,为全面提升全市中小学班主任综合育人能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班主任队伍,由东北师范大学深圳研究院承办的“2024年深圳市中小学班主任综合育人能力提升高级研修”项目第一阶段研修活动在坪山区顺利开展。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潘希武副院长,东北师范大学深圳研究院执行院长高宗泽以及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学实践教研员卢艳红博士共同出席开班仪式,来自全市的56位优秀班主任代表参加了此次研修活动。
本次研修项目特邀国内班主任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与一线名师,通过“理论奠基、实践提升、科研助推、成果助力”四个阶段的集中研修,有针对性地帮助学员夯实理论功底、筑牢思想根基、拓宽教育视野、探寻育人途径,全方位满足班主任的专业发展需求。
开班仪式
高宗泽院长代表东北师范大学深圳研究院,向参与本次研修的学员们表示热烈欢迎,并指出班主任作为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的中坚力量,肩负着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使命,需要不断提升综合育人能力,完成从“引路人”到“大先生”的角色转变。高院长表示东师深研院将充分发挥东北师范大学的基础教育优势,为班主任队伍提供高质量的研修平台。
潘希武副院长在致辞中,对此次研修项目的启动表示高度认可和支持,并对深圳研究院在研修项目中的积极协作与贡献予以肯定。他鼓励学员们珍惜机会,通过深入反思与学习,真正理解并满足学生需求,在育人征途中收获新的启思与成长,并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更多班主任实现专业成长。
高位引领,夯实育人理论
深圳大学湾区教育研究院名誉院长傅维利教授在《道德教育的基本规律及实施原则》专题讲座中,深入探讨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与实施策略,提出了一系列实施道德教育的原则,包括创建良好的道德教育氛围、给学生的道德发展留出空间、充分利用课外教育资源、合理使用奖励和惩罚、利用榜样教育的力量等。
深圳大学教育学部教育系主任孔祥渊副教授围绕《如何从经验走向成果:班主任的研究与成果提炼》这一专题,以班主任如何塑造成果为核心,运用三步法则,巧妙地将复杂问题简化。他强调,班主任需要从自身的经验中提炼出既明确又实用的方法,用研究性的思维去应对现实中的问题。
南京市首届德育带头人,南京市浦口外国语学校高新分校德育科研中心姜书勤主任在《校家同心:共画家校共育的同心圆》专题讲座中,凭借其丰富的实践经验与深刻洞见,深入探讨了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及其实施策略。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王宁老师以《在临床教育学视域下做一个智慧和快乐的班主任》为题,深入剖析了班主任角色的复杂性与临床教育学的核心价值,并分享了班主任如何运用观察、倾听、询问和判断等手段来解决教育问题。
案例教学,共享育人实践
深圳外国语学校博雅高中刘才宝老师以《以爱之名,做有根的教育—守个人风格,享专属幸福》为题,开展了一场深度的教育讲座。他强调,教育的核心是爱,班主任在教育和引导学生时,应将爱贯穿始终,将之融入教育的每一个细节中。
海南中学学生生涯指导中心屈韬主任在《学生成长生涯指导的实践与探索》讲座中,详细阐述了生涯教育理论,并着重指出这一教育模式对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广东省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深圳市实验学校张彤老师作题为《“三心二意”做教师》的专题讲座,与学员分享她的教学理念与实践经验。张老师提出,班主任应以同情心、同理心、慈悲心及诚意、敬意对待学生,并说明青春期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附属知新学校姚雪校长以《如水育人 智慧管班——班主任综合育人能力提升策略及案例分享》为题,分享了她的教育理念与实践经验。姚老师强调了班主任在建立如水师生关系、智慧日常管理、打造班组文化和凝聚家校合力方面的重要性。
研讨交流,共探育人路径
为促进理论学习的内化,学员们围绕“班级管理(班级文化建设)”“偶发事件教育机智”“学生发展指导、评价”“家校沟通”“带班育人方略”五个专题分组研讨,并结合各自校情、班情,畅谈新收获,共研新问题,勾勒新路径。此次研讨加强了不同区域、学段和学科之间班主任的交流,通过经验共享、专家提升指导,为班主任的专业成长提供了实质性指导。
智慧育人,理念革新;深耕细作,成果丰硕;携手并进,策略共研。期盼未来,各位优秀班主任勇开先锋,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强基立根,堪当示范引领的“大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