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颁布实施以来,对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产生关键影响的大观念、大单元教学等问题,东北师范大学深圳研究院于2024年12月6日成功举办了2024年坪山未来教育家培养工程“种子计划”小学数学教师培训班。
本次培训班邀请参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教材编写的小学数学教育专家与积极探索新型课堂操作模式的名师代表,以“理论引领—实践示范—研讨升华—理论呼应”的形式,共同探索建构培育时代新人的小学数学课堂新形态。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吉林省特级教师、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教材分册主编、本次学术主持人 王艳玲
知之深则行愈达
培训伊始,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马云鹏教授在《学科大观念引领的单元整体教学》报告中,为参训教师阐明学科大观念的提取路径与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思路,结合教学案例对理论进行深度剖析,深入浅出地加深参训教师对大观念及单元整体教学的理解,启迪其深挖知识本质和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提升、更新教学理念。
东北师范大学教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研制和修订组核心成员 马云鹏
行之力则知愈进
为深化参训教师对小学数学新课标、新教材的理解,本次培训邀请深圳市蛇口育才教育集团育才三小刘占双老师及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王春英老师分别带来新教材中四年级《搭建立体大楼》及六年级《比的认识》示范课课例展示及教学设计思路分享,助力参训教师将新课标理念扎根于日常教学实践的土壤。
刘占双老师在《搭建立体大楼》一课中,以趣味游戏为情境,引导学生扮演小建筑师与设计师,以搭建立体大楼为任务,从构思、实体搭建到绘图,实现从三维空间到二维平面的转换,充分发展了学生的空间感知能力,并增加了团队合作与实践能力。刘老师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指向教学评一致的过渡引导语,结合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构建了一堂带有真情景、真问题、真探究的新课堂,为参训教师对新课标、新教材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实践开拓了新思路。
广东省特级教师、广东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刘占双
王春英老师基于团队对“比”概念的深入研究开展《比的认识》教学。王老师通过设定具体的学习任务与提供明确的学习指南,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建构概念,并借助调制橙汁、比胖瘦等生活情境深化学生对比的认识和理解。王春英老师立足数学知识本质帮助学生清晰、透彻理解比的概念,激发参训教师钻研知识本质与规律的热情。课后,王春英老师分享了将比和百分数、倍数、分数串联起来的教学思路,进一步深化参训教师对大观念引领下的单元整体教学实践的理解和领悟。
吉林省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吉林省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 王春英
思之广则辩愈明
在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王艳玲副教授的主持下,马云鹏教授、王开杰老师、刘占双老师、王春英老师,就两节示范课例从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组织形式、学生学习方式等方面与学员展开现场互动研讨,在思维碰撞中再次点明“好课的标准并不是唯一的,但都殊途同归,最后都落实到对数学知识本质的理解。”
理之深则解愈透
最后,深圳市小学数学教研员王开杰老师作《从“0”到“1”——新世纪小学数学新教材分析》主旨报告,指出教材的发展趋势要求学生转变学习方式,要求所有教师迅速熟悉新教材和新理念,帮助学生适应新学习方式。该报告不仅深入探讨先前环节中未涉及或未充分展开的内容和实操策略,更是进行了理论呼应,对之前模糊或未被充分讨论的问题进行了明确阐释和重点强调,从而为参训教师提供了深刻指导。
深圳市小学数学教研员、全国优秀教师、深圳市地方级领军人才 王开杰
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本次培训成功将大观念、大单元教学等关键概念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动,为坪山区小学数学教师进行新课标新教材实践指明了方向。东北师范大学深圳研究院将继续为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提供系统性研修课程,助力一线教师在教学新变革中把握时代脉搏,提升教学质量,共同推动坪山区乃至更广泛区域的小学数学教育迈向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