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教师培训 > 正文

提升管理“数”质,赋能教育“智”量——深圳市教育局“优秀中学校领导培养工程”第六期培训班赴杭州集中研修圆满完成

发布日期:2025-01-16 浏览量:

近日,深圳市教育局“优秀中学校领导培养工程”第六期培训班(以下简称“优培班”)赴杭州集中研修顺利开展。本次研修由深圳市教育局主办,东北师范大学深圳研究院组织承办,来自深圳市的中学校领导学员们完成了为期6天的访学研修之旅。

开班仪式:凝心聚力,蓄势前行

为将人工智能教育这一热点议题融入校领导培训工作,助力提升数字化背景下校领导教学与管理的适应力、胜任力和创造力。本次研修立足校领导角色定位与管理职能,通过专家讲座、名校参访、交流研讨等多种形式,探索数智技术赋能学校管理和课程改革的新范式,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有益经验互鉴,瓶颈难题共研,为学员切实提升数智时代中小学校领导的领导力和管理水平,提供切实有效的实施策略。

开班仪式上,深圳市教育局相关负责同志在致辞中鼓励全体学员增强培训学习使命感,从理论到实践多听一听、看一看、学一学,并结合实际探索适合学校发展的新路子,强化培训学习实效性。参训学员应把握好、利用好本次培训学习机会,心无旁骛地学习和思考,积极探索履职新方法、新途径,以良好的学风确保学习培训取得扎实成效,为深圳教育蓄势赋能。

专题讲座:权威理答,深度对话

本次研修汇聚杭州师范大学多位教育领域专家,共同探讨人工智能背景下校领导专业发展与学校变革。安富海教授围绕“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遇上什么样的老师”一题指出,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应体现时代要求,学与教的模式应从教师为本走向以人为主、人机协同,学与教的评价应从关注整体发展走向强调个体成长;蒋永贵教授以高质量板书书写为切入点,阐述“关于高质量课堂育人的模型建构与实践探索”,他指出,好的板书可以引导学生建立思维框架,整合知识结构,让学生“有学、会学、悟学”;张华教授围绕“让学生创造着长大”这一主题提出,人工智能教育的核心是让教育植根于人性,发展人的“原创力”,让教育培养人的自由意志、责任心和道德能力,让教育培养人的崇高审美能力和深刻情感;程建坤副教授以丰富的案例生动讲解办学成果凝练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路径,为学员优秀成果的产出提供学术指引和可参考的范式。此外,讲座过后专家与学员互动交流,从教研教学、学校管理、办学成果凝练等方面对学生的疑问予以解答。

安富海教授主题讲座

蒋永贵教授主题讲座

张华教授主题讲座

程建坤副教授主题讲座

本次研修的专题讲座为高校学者与一线校长搭建起了沟通的桥梁,让学员不仅能有知识的输入,还能内化为观点的输出,推动其突破学习者的被动状态向交流者的主动姿态转变,充分提升了学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专家与学员互动交流

名校参访:场域无界,智慧共享

为更好地提升校领导的数智领导力,推动学校的数字化转型,本次研修组织学员前往天元公学和建兰中学参访交流。杭州天元公学马智慧校领导为学员生动阐述学校的智慧教育系统——“天元大脑”。该系统以“政、产、学、研、资、用”六位一体为指引,以“5G+智慧教育”为突破口,不仅为广大学生提供优质均衡教育,还为在棋、琴、书、画、戏剧、编程、足球、游泳等方面具备特别天赋的学生提供更多成长空间,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拔尖创新人才,抢占构筑教育新模式的制高点,实现教育“轻负担、高质量、低成本、真均衡”。

参访天元公学

天元公学马智慧校长为学员讲解“天元大脑”

建兰中学基于人工智能技术构建的全新数据生态,在校园的各个角落、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营造数字化场景,精准助力学生实现个性化学习。建兰中学提出“每天为学生节省一个小时,让学习更加轻松快乐”的目标,多年来践行“减负提质、精准教学”“让学校更会思考”的核心理念,自主研发全国首个“学校大脑”,让数据联通、流动、赋能,变革教学方式,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数智动力。

参访建兰中学

建兰中学智慧教育系统分享

通过专题报告、参观考察、经验交流研讨等多个环节,学员们深入了解了名校智慧教育办学理念、发展历程与创新实践举措,并在人工智能视域下的新课标实践、教育数据的保护与使用以及智慧校园建设等多个方面进行交流互动。

天元公学马智慧校长与学员互动交流

建兰中学技术教师姜蓓与学员互动交流

实践基地:立足科技,智启未来

本次研修带领学员走进杭州萧山机器人小镇,深入体验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前沿发展与应用案例。学员聆听了人工智能发展历史与技术爆炸的关键节点溯源,并亲身体验了部分人工智能设备的使用,与音乐机器人、画像机器人、围棋机器人等互动。机器人小镇的考察加深了学员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理解,拓展了其在人工智能赋能个性化教育方面的视野,为未来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

学员参访机器人小镇

学员与机器人互动

交流研讨:分享心得,共话感悟

研修结束之时,学员以小组形式展开研讨,结合整个培训过程的学习和实践经历进行自我反思和总结,每组选派1名代表以PPT形式在全班进行研修心得分享。每组学员认真梳理研修期间的心得体会,并结合自身办学实际提出发展规划和设想,为今后的学校治理改进指明了方向。随后由高中班班长王世豪、九年一贯班班长龙佐民分别进行班级研修小结。这一环节不仅巩固了研修成果,还将习得的经验学以致用,为学员的专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学员交流汇报

资源无界,智慧共享;交流多元,思维碰撞;教学智能,科学引领。“人工智能+”行动正引领着教育者走向更美好的未来。本次研修不仅是东北师范大学深圳研究院与深圳市教育局在以往成功合作经验基础上的赓续前行、不断深化,更是区域“政-学-研”协同创新的有效实践。

东北师范大学深圳研究院根植于东北师范大学这一坚实平台,积极与兄弟院校合作,拓展汇聚双一流高校的优势力量,并通过系统整合与优化配置、深度嵌入地域发展需求、不断创新弘扬“U-G-S教师教育新模式”,将“预定式培训”转变为“应答式培训”等方式,全方位、高效地为广大学员提供各类优势资源,助力其成长与发展,提升其综合素养和竞争力,为其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创造更多可能。路漫漫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山巍巍其高峻,吾将竭力而攀登。今后,东师深研院将紧扣深圳教育实际,优化顶层设计与前瞻规划,为深圳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持续贡献东师力量。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高新南四道19号R4大楼B205室
   深圳市坪山区坪山街道和兴路11号综合楼8楼
              
     

  • 关注我们